一说到脂肪,人们就想到肥胖或慢性疾病,而脂肪则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,不仅向人体提供热量,还具有保护内脏、抵御寒冷、影响内分泌等作用。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症,但是过少的脂肪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,甚至会提高死亡率。
脂肪吃得太少怎么办?
1.缩短寿命。
当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吃东西时,所储存的甘油三酯会迅速分解成脂肪酸,为身体提供能量并运送到需要能量的器官。但是,脂肪过少,特别是体脂率较低的重症病人,存活时间较短。
2.影响智力。
脑部需要8种营养物质,其中最重要的是脂肪。婴儿大脑和智力发展需要足够的脂肪,脂肪还可以防止因老化而导致的脑变性。
3.保暖性差。
脂分三类,一类为白色脂肪,聚集于皮下或内脏周围,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储存能量。润滑、保温,又缓解内脏震荡;一类为褐色脂肪,一般集中于锁骨和脊髓周围,主要起产生热量和保持体温的作用。初生婴儿褐色脂肪最多,有助于婴儿适应外部较冷的温度;还有一种米色脂肪,藏在白色脂肪里,在寒冷的刺激下迅速生成。
4.影响维生素脂溶性吸收。
维他命A、D、E均属脂溶性,人体吸收离不开饮食中的脂肪。
怎样食用脂肪?
1.少吃反式脂肪和肥肉。
反式脂肪可以危害人体的健康,在购买食品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配料表,凡是标有氢化植物油的标注的,精制的植物油、食用植物油,还有植物奶油、起酥油等,都应避免食用,尤其是饼干.油条.膨化食品和巧克力派,以及蛋黄派。肉食应该选择低脂肪、高蛋白质的,如无皮的鸡、鸭、虾、鱼等,避免肥肉和动物内脏。
2.油是交替食用的。
脂类主要有饱和脂肪和不饱和脂肪两种,前者常见于奶油、棕榈、牛油、猪油等。因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,用于加工面点和油炸食品,但胆固醇含量高,摄取过多对心脑血管健康有害;摄取过多可将其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,常见于各类植物油。具有降血脂的作用,抗血凝,延缓斑块形成的动脉硬化。
温馨提示
这说明,并非所有的脂肪都会影响健康,不能完全拒绝脂肪,应该重点选择单不饱和脂肪和多不饱和脂肪,从菜籽油、玉米油、豆油和花生油中提取。此外,每周还可以吃2~3次深海鱼,里面含有的欧米伽三脂肪酸可以保护心脑血管健康。